- 積分
- 12386
- 聲望
- 23
- 玩家幣
- 12019
- 閱讀權限
- 100
|
1魚類趨流性的探討
大部分魚類的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與水流有關,河道、洄游和半洄游魚類尤為明顯。正因為魚類生活在運動環境中,所以魚類索餌、生殖、防禦、洄游和形態等方面的許多特性都要適應這種動態環境。因此,生活在流水中的魚類大都具有趨流性,牠們能根據水流的方向和速度調整自身的游向和游速,使身體保持逆流游泳狀態或長時間的停留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趨流性在魚類的洄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研究魚類的趨流性可以為設計魚道確定拖網速度等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2趨流性指標及強弱變化
通常,人們在對魚類的趨流性進行分析研究時,都是採用感應流速、喜愛流速和極限流速為指標的。感應流速是指魚類剛剛能夠產生反應的流速值,或感應流速又可稱為起動流速。喜愛流速是指在魚所能克服的各種流速值中對牠們的游動最為適合的某一流速範圍,魚常喜歡在這一流速範圍內頂流前進。極限流速是指魚類所能克服的最大流速,極限流速又可稱為臨界流速。
3從魚類行為的﹝趨流性﹞來探討水流的速度是如何影響釣況?
理論中已很明顯的告訴釣者,大潮日的極限流速時間長、而喜愛流速時間短,也就是說會造成魚兒能索餌的時段短,因而在大潮日的釣況總是比較差;而在中、小潮的極限流速時間短、而喜愛流速時間長,也就是說會造成魚兒能索餌的時段長,因而在中、小潮日的釣況總是比較好。這也是我常說的大潮日不釣的垂釣原則。筆者一再的呼籲釣友們,如要在潮差較大的海域船釣,請選擇海流流速慢、可垂釣時間較長的“小潮日”再前往外海釣場垂釣的最主要原因了。如此一來,相信釣友們也就可以省下不少的時間與金錢;當然,這些經驗法則都要歷經一段很長時間去磨練之後,才能悟出的理論,而將這些理論再如何活用到實際的垂釣過程。
4.魚類的覓食習性
絕大部份的魚都是逆流覓食的,在沒有流水的情況下,魚的食慾比較低。逆流覓食時,食物會被帶到口中,就算不是正口中,它只要調節頭部向,或用最短的路徑捕食,這樣便可以節省體能,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這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在有水流的情況下,水中的含氧量會比較高,這也有利於魚活動覓食等行為。加上在水流衝擊下,水中的微生物及水藻漂浮,做成充滿食物的環境,吸引小魚或水中生物在這環境下覓食,大魚也成機這段時間加入覓食。
當水流靜止的無流或流速未達魚類的感應流速或流速超過魚類體能的極限流速,通常魚兒都會暫停索餌或不追餌的。
5為何大潮汛的潮汐不利於撈捕底棲性魚類?
潮流潮流的變化對於漁業生產影響也很大。生產實踐證明,大潮汛時底層魚類分散,有時會使漁場轉移。大潮汛時由於魚受到水壓和流速的影響,行動比較活躍,常使底棲魚類離開海底起浮到中上層,使魚群密度稀薄,因此,大潮汐不利於底拖網捕撈。小潮汛時流速小,魚群游速緩慢而密集,比較平靜地貼近海底,漁場穩定,有利於於底拖網作業。一般而言,在較深的海域實施放流釣法,其最佳的垂釣時段是在剛起流或起流後約一個小時,這時段流速不快,您只要使用輕鉛也能讓釣組很快的沉到海底標點、釣線與船舷形成的角度最小、索餌訊息最為明確,魚兒的索餌強度也較高。
二 何謂“節”?其對釣魚時所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
“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為輪船航行速度的單位,後來,也用於風及洋流的速度。一節=1浬/小時=1.852公里/小時 。
1水流流速的大小與方向會決定船釣的方式:在船釣時,船長可由船隻的飄流速度是多少節時〈魚探機的GPS系統會在螢幕上顯示船隻的飄流速度及方向與標點位置的關聯性〉?來決定垂釣方式,到底用下錨、放流或蓋流〈頂流〉釣法來垂釣。
2依我的經驗在船釣時,如使用一支釣釣法來垂釣底棲性魚類時,其最佳的索餌時段是在海流流速0.5~1.5節時〈0.26~0.78m/sec〉。
3釣場環境、釣法及對象魚….等的不同,其最佳的索餌時段也會互有差異。 |
|